实例介绍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以多智能体系统协同群集运动控制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图论和控制器设计所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分别从拓扑结构的边保持和代数连通度两个角度介绍了连通性保持条件下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协议设计方法;进而,针对典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非完整约束模型介绍了连通性保持条件下的协同控制策略,为简化系统复杂拓扑结构,还介绍了基于骨干网络提取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策略;书中将个体动态模型提升到高阶非线性系统模型,介绍了高阶非线性系统协同控制协议设计方法;最后,针对多智能体系统非合作行为检测与隔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算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多智能体系统协同群集运动控制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图论和控 制器设计所用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分别从拓扑结构的边保持和代数 连通度两个角度介绍了连通性保持条件下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协议设计方 法;进而,针对典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非完整约束模型介绍了连通性保持 条件下的协同控制策略,为简化系统复杂拓扑结构,还介绍了基于骨干网 络提取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策略;书中将个体动态模型提升到高阶非线性 系统模型,介绍了高阶非线性系统协同控制协议设计方法;最后,针对多 智能体系统非合作行为检测与隔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算法。 本书可作为系统与控制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 员、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陈杰,方浩,辛斌著.一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7 (系统与控制丛书) ISBN978-7-03-051165-2 L.①多…Ⅱ.①陈…②方…③辛…Ⅲ.①人工智能-研究 Ⅳ.①TP18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6)第310934号 责任编辑:杨向萍裴育纪四稳/责任校对:桂伟利 责任印制:张倩/封面设计:蓝正 舞学出服出版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717 http://www.sciencep.com 京通州皇家印刷厂印刷 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17年1月第一版开本:720×10001/16 2017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张:1414 字数:268000 定价:95.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 《系统与控制丛书》编委会 主编: 郭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副主编: 陈杰 北京理工大学 编委: 洪奕光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黄捷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姜钟平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Frank lewi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USA 林宗利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A 申铁龙 Sophia University, Japan 谈自忠 Washington University, USA 谢立华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殷刚 Wayne State University, USA 张纪峰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周东华 清华大学 编者的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诸如宇宙飞船、机 器人、因特网、智能机器及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对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系统与控制理论也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它必须能够为设计高 水平的物理或信息系统提供原理和方法,使得设计出的系统能感知并自 动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为帮助系统控制专业的专家、工程师以及青年学生迎接这些挑战,科 学出版社和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合作,设立了《系统与 控制丛书》的出版项目。本丛书分中、英文两个系列,目的是出版一些具 有创新思想的高质量著作,内容既可以是新的研究方向,也可以是至今 仍然活跃的传统方向。研究生是本丛书的主要读者群,因此,我们强调 内容的可读性和表述的清晰。我们希望丛书能达到这些目的,为此,期 盼着大家的支持和奉献! 《系统与控制丛书》编委会 2007年4月1日 序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控制科学不断发展,诞生了诸如最优控制、鲁棒控 制、非线性控制等众多研究方向以及大量的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发展。但近年来,由于控制对象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化社会生成海量数据, 系统与控制科学作为一门面向应用的学科正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同时,计算机科 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为系统与控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启示。受到 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种群有序运动现象的启发,多智能体的研究开始受到广大 学者的关注。70年代末期,智能体概念初现,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协作方式分布式求 解问题。90年代,多智能体系统涌现出自主性、社会能力、反应性等特性,使多智 能体协同成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智能体协同已经应用于智能机器人 交通控制、柔性制造、网络自动化和作战智能体模型等领域。毫无疑问,未来几年 多智能体协同仍将吸引更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继续在系统与控制科学的发展中扮 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设计合理的控制协议来协调 多个个体统一完成任务,这与传统基于单一对象的控制理论有很大的区别。陈杰教 授团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多智能体系 统协同群集运动控制为主线,结合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及国内外最新的 研究成果,给出了基于代数连通度估计、基于骨干网络等多种分布式群集运动控制 方法,同时考虑了系统连通性保持、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多任务约束等诸多限制条 件,扩展了相应成果的应用范围。全书内容丰富,论述深入浅出,既有严谨的理论 推导与证明,又有数值仿真与实物实验验证,是一本难得的介绍控制理论在多智能 体协同控制方面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专著。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 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到来。该书所研究的内容顺应了当前工业发展的 潮流,在民用、军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非常适合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 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序言 我相信,该书的出版能够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领域的研究发展有所帮助,也希 望作者能够在该方向上持续研究,取得更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郑列了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2月 前言 智能体的概念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思想,通常而言,可以把智能体定义为 用来完成某类任务,能作用于自身和环境、有生命周期的一个物理的或抽象的计算 实体。智能体的特点是具有自主性、局部通信/感知能力、分布式协作能力、任务分 解能力、自适应性和推理能力。而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具有松散耦 合结构的,并且通过系统中智能体之间以及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通信、协商和协作 来共同完成单个智能体( Agent)因能力、知识或资源上的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的系统。多智能体系统通过相互协作,可以完成超出它们各自能力范围的任务,使 得系统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鲁棒性、分散性、自组织性是多智能体系统动 态行为的基本特征。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目前控制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 在许多国际期刊及会议中,每年均有大量关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文章出现。 多智能体系统由个体的动态模型、通信网络拓扑、分布式控制律(或者协议/规 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本书以多智能体系统协同群集运动控制为主线,围绕上述 三个基本要素,首先介绍图论和控制器设计所用到的基础性理论等背景知识;其次 面向典型应用,考虑实际约東条件,分别从拓扑结构的边保持和代数连通度两个角 度介绍通信连通性保持条件下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协议设计方法;进而,从个体动 态模型和拓扑结构模型两方面继续深入,针对典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非完整约束 模型介绍连通性保持条件下的协同控制策略,为简化系统拓扑结构对控制器设计 的影响,介绍基于骨干网络提取的协同群集运动控制策略;书中还将个体动态模型 由简单的一阶、二阶线性模型提升到高阶非线性系统模型,介绍高阶非线性系统协 同控制协议设计方法;最后针对多智能体系统非合作行为检测与隔离进行详细介 绍,并提出相关算法。本书内容自成体系,旨在向读者详细介绍多智能体系统协同 群集运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由11个章节构成。第1章为基础知识部分,首先对多智能体群集运动控 制、一致性控制以及非合作行为检测与补偿进行全面的综述,其次介绍在理论推导 过程中所用到的代数图论的基础理论知识。第2章介绍在无法获取动态领航者智 能体的加速度信息的条件下,进行连通性保持的有界群集运动控制方法。第3章从 前言 全局连通性的角度,介绍基于代数连通度分布式估计的连通性保持控制方法。第4 章针对非完整约束轮式机器人,介绍连通性保持下的多移动机器人群集控制。第5 章介绍层次型骨干网络的建立方法,以及基于骨干网络提取的协同避障运动控制 方法。第6章针对参数不确定的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分布式控制器实 现系统的一致性。第7章针对 Brunovsky型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设计分布 式一致性控制器。第8章针对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设计自适应鲁棒一致性 控制器,并对控制器性能进行分析。第9章在多任务约束下,设计多智能体一致性 控制器。第10章介绍一阶多智能体系统的非合作行为检测、隔离与修复算法。第 11章介绍基于邻居相关状态的多智能体非合作行为检测与隔离算法。 感谢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系统与控制丛书》编委会对本书 出版的大力支持。本书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0925011)、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1321002、61621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 研究项目(61120106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3062、61304215、61673058)、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20131000704)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 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本领域相关同行学者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给予的热心支持, 以及毛昱天、黄捷、杨庆凯、李俨、尉越、卢少磊、吴楚、王雪源、商成思、开昰雄、 罗明等同学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帮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6年11月 目录 编者的话 序言 前言 第1章绪论 ··················.······ 1.1多智能体分布式群集运动控制 12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概述 5 1.2.1低阶积分器多智能体一致性…… 1.2.2高阶线性多智能体一致性 …11 1.2.3高阶非线性多智能体一致性 17 13多智能体非合作行为检测与补偿概述 21 14代数图论背景知识 …………26 第2章连通性保持条件下多智能体系统群集运动控制 31 21研究背景 31 22问题描述 31 2.3领航跟随群集运动控制律∴……………………………·32 24稳定性分析 ……………34 25仿真和实验 37 2.51数值仿真 37 252实物实验 ,,,,·,,,,, ………………40 2.6结论………………43 第3章基于代数连通度估计的多智能体系统群集运动控制· 44 31研究背景 44 3.2问题描述…………………………………………44 3.3控制律设计∴………………46 34入2的分布式估计 47 3.5稳定性分析 52 【实例截图】
【核心代码】
标签:
小贴士
感谢您为本站写下的评论,您的评论对其它用户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请认真填写。
-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 相信您也不想看到一排文字/表情墙,所以请不要反馈意义不大的重复字符,也请尽量不要纯表情的回复。
-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关于好例子网
本站旨在为广大IT学习爱好者提供一个非营利性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平台。本站所有资源都可以被免费获取学习研究。本站资源来自网友分享,对搜索内容的合法性不具有预见性、识别性、控制性,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平台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安全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平台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与二十三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点此联系我们。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