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介绍
ISO 11898-3-2006道路车辆—控制器区域网络(CAN)—第三部分:低速,容错,媒体专用接口
前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成员团体)。制定 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由IS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的。何一个对已绎成立的技术 委员会感兴趣的成员机构都有权派代表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关的国际组织, 政府和非政府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可参加有关的工作。ISO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 所有事项中都与国际电T委员会(IEC)有密切的合作 国际标准是根据 ISO/IEC法规、第2部分屮给出的法规进行起草的。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为制定国际标准。经过技术委员公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都 会分发给各成员团体进行投票。国际标准需要经过至少75%的各成员机构的投票 审批之后才能够出版发行。 文件中的一些元素可能会是属于某项专利,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ISO没有鉴别 这些专利的义务。 ISO11898-3是山 ISO/TC22,道路车辆,SC3小组委员会,电器及电子设备技术 委员会起草的 取消第一版的ISO11898-3,并使用在技术上口经经过修订的ISO11519-2:1994 将其替代 ISO118%8包含以下的部分,在道路车辆的总标题之下一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部分1:数据伡层和物理信号。 部分2:高速媒体访问单元 一部分3:低速,容错,媒体专川接口。 一部分4:通信的时间触发 部分5:低功耗模式下的高速媒体访问单元 介绍 ISO11898第一次发表是在1993年11月,包括控制器局域网(CAN)数据链层以 及高速物理层。 在对IsO11898审查和调整中: IsO11898-1描述了数据链层的协议以及媒体访问的控制 ISO11898-2对高速的媒体访问单元(MAU)以及媒体专用接口(MDI)进行了规 定 取消ISO11898-1:2003以及ISO11898-2:2003,取代ISO11898:1993。 除了高速CAN之外,最初由ISO115192所包含的低速CAN的发展,获得了诸 如容错技术的新的方式。ISO11898部分的主题为对获得此窄错技术的必要条件 以及容错本身的规范进行定义和描述。特別是对媒体专用接口和媒体访问控制的 部分进行描述。 道路车辆-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部分3: 低速,容错,媒体专用接口 1范围 此IsSO11898部分制定了在之间安装有控制器区域网终(CAN)的道路车辆的电子 控制单元在40 kBit/s到125 kBit/s的传输率之间建立一个交换数字信息的特性。 CAN是一个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多路控制的串行逦信协议。 此ISO11898部分介绍了低速CAN应用中的容错方式,以及符合 ISO/OSⅠ分层 模型的物理层部分。此ISO11898部分包含以下的物理层部分: 一媒体相关接口(MDⅠ) —物理媒体链接(PMA)。 另外,此ISO11898部分也对物坦层部分的信号(PLS)以及媒体部分的接入控制 (MAC)的定义有一定的影响。 在OSI模型中的所有的其他层,既不在CAN协议之内与之匹配以及也不作为用 户电平的一部分,也不会影响低速CAN物理层的容错行为,因此不能够构成此 ISO11898的一部分。 2术语和定义 出于使用此文档的目的,使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 总线 所有的儿点都达到了被动链接的允许在两个方向传输的通信网终的布局结构 2.2 总线故障 由诸如屮断,短路等所引起的一个物理总线机能失常的故障。 2.3 总线值 两个互补的逻辑值的其中的 显性和隐性。 注释:显性值代表一个逻辑“0”隐性值代表一个逻辑“1”。在显性和隐性位同 时传输时,所导致的总线值应该为显性。 2.4 总线电压 相对于地面的每个CAN节点的总线电路CANL和CANH的电压。 注释: VCAN L和VcANⅡ表示总线电压。 差分电压 diff CANH和CANL线之间所能看到的电压。 注释:Vd=V CAN IIVCAN L 2. 无故障通信 不丢失信息的操作模式。 2.7 谷错 在指定的至少有一个性能下降的总线故障条件下运行的能力。 例如:减少信号的信噪比 2.8 收发器的循环时间延迟 从施加一个逻辑信号到收发器逻辑一侧的输入口到收发器逻辑一侧的输出口检 测到此信号的延时时间。 2 低功耗模式 降低功耗的工作模式。 注释:低功耗模式下不干扰其他节点之间的通信 2.10 节点 链接到通信线路,能够根据给定的通信协议规范通过网终进行父换的组装点。 2.11 普通模式 在网终通信中积极参与(发送和/或接收)的收发器的工作模式 2.12 T作电容 有一个或多个节点能够检测到链接器的总线线路的总电容,受媒体的布局结构和 物理介质的影响 13 物理层 实现ECU与总线之间进行连接的电路。 2.14 物理介质(总线的) 成对的电线,平行或双绞线,屏蔽或非屏蔽 注释:单个电线,可表示为CANH和CANL。 2.15 接收器 用其将信息转换成逻辑信息或数据信号的物理信号的转换设备 2.16 发射器 将逻辑信息或数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使这些信号能够通过被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的设备 2.17 收发器 适用于物理层的逻辑信号设各,反之亦然。 3缩略语 ACK应答 CAN控制器区域网终 RC循环冗余校验 CS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DC数据长度码 ECU电子控制单元 EOF结束帧 FCE故障本质的界定 IC集成电路 LAN局域网 LLC逻辑链路控制 LME层管理实体 LPDU LLO协议数据单元 SB最低有效位 LSDU LLO服务数据单元 LS-MAU低速媒体访问单元 MAC媒体访问控制 MAU媒体访问单元 MDI媒体独立接口 MPDU MAC协议数据单元 MSB最高有效位 MSDU MAC服务数据单元 NRZ不会返回到零 OSI开放式链接系统 PL物理层 PLS物理层信号 PMA物埋介质附属物 RTR远程传输请求 SOF帧头 4OSI参考模型 根据在图1中所显示的OSI参考模型,CAN架构代表两层: 一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此部分对一个具有容错的低速的CAN收发器的物理层的进行了介绍。只给出了 些对数据链层的影响。 0SI参考模 CAN架构层 绍 蚊据链层 LLC MAC 数据链 物理 物理层 MA MDI 图1OSl参考模型CAN分层架构 5MD规范 5.1物理媒休 51.1一般说明 用来对CAN散播进行传输的物理介质应为一对并行(或双绞线)的线,屏蔽或 非屏蔽取决于EMC的要求。分别对线进行标记为CANH和CANL。在显性状 态,CANL的电平低于隐性状态时的电平,CANH电平高于隐性状态时的电平。 5.1.2总线连接节点 CANH和CANL两线的终止端为一个能够被各自的节点识别的终端网络。每 条线的总终端电阻应高于或等于1009。但是,由于电阻制造商的限制,指定节 点的终端的电阻值不应该低于5009。代表隐性状态的CANL连接到Vc, CANI连接到CANI。图2显示了一个指定总线节点的通用连接法。 RTL CAN L CAN H RIH 题解 a可选 图2-个单一总线节点的连接 在图2中,终端电阻可选。这意味着,如果适当的满足整体终端的要求,在特定 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节点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终端。 51.3工作电容 下列规程适用于一个一般用于汽车应用的简单的连线方式。他由一对如在5.1.4 中描述的布局式连接的双绞铜线构成。下列在图3和4中所示的基木模型可用于 计算 R OP 题角 a驱动器。 b连线 图3-总线替代电路 2C. 12 CAN H ○cANL 题解: a对称轴 b地线 图4参考网络长度1的工作电容 使用公式1来对操作电容进行计算 CoP=I(C+2C12)+ n Cnode +k Cplug 这里 CoP工作电容; C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容参照电线长度单位为米(m) C12两线(假设为对称的)之间的电容参照电线长度单位为米(m) Cmod来自总线侧的一个附加总线节点的电谷; pug一个连接插头的电容; 1整个网络电缆长度; n节点的数量 k插头数量 例子:参考关于下述示范网络的总网络电缆长度的一个典型的操作电容的值,可 有下式得出 (C+2C12)=120[pF/m 514介质时序 所允许的最大工作电谷受到诸如下列网络固有参数的限制: 一总终端电阻 rterm; 布线类型和布局 一通信速率 一采样点的电压阀值; 接地漂移,等等 下面的公式提供了个计算最大允许工作电容的计算方法: 【实例截图】
【核心代码】
标签:
小贴士
感谢您为本站写下的评论,您的评论对其它用户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请认真填写。
-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 相信您也不想看到一排文字/表情墙,所以请不要反馈意义不大的重复字符,也请尽量不要纯表情的回复。
-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关于好例子网
本站旨在为广大IT学习爱好者提供一个非营利性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平台。本站所有资源都可以被免费获取学习研究。本站资源来自网友分享,对搜索内容的合法性不具有预见性、识别性、控制性,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平台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安全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平台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与二十三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点此联系我们。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